棕色螺口试剂瓶,10mg/20mg/50mg/1g/10g标准包装,或根据客户要求分装。


中文名称 | 次大麻二酚 |
---|---|
中文别名 | 次大麻二酚;大麻素 |
英文名称 | Cannabidivarin (CBDV) |
英文别名 | 1,3-Benzenediol,2-[(1R,6R)-3-methyl-6-(1-methylethenyl)-2-cyclohexen-1-yl]-5-propyl-;CANNABIDIVARIN;Cannabidivarin solution;Cannabidivarine;CBDV solution;Cannabidivarol |
CAS号 | 24274-48-4 |
分子式 | C19H26O2 |
分子量 | 286.41 |
内容 |
大麻二酚,也称为大麻二酚或CBDV,是一种在[DB14009]中发现的非精神活性大麻素。它是从大麻植物中鉴定出的100多种大麻素之一,可以调节大麻或大麻的生理活性。与其同源物[DB09061]相比,CBDV的侧链上有两个甲基(CH2)基团缩短。值得注意的是,[DB09061]和CBDV都在动物和人类模型中显示出抗惊厥活性,并显示出有希望的临床试验结果。其他具有抗癫痫活性的大麻素包括[DB11755](THCV)和Δ9-四氢大麻酚酸。虽然大麻的主要成分CBD和四氢大麻酚已被证明通过与大麻素-1(CB1R)和大麻素-2(CB2R)受体的结合来调节其许多生理作用,但具有抗惊厥作用的研究大麻素大多使用不涉及这两种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的机制。CBD和CBDV的抗癫痫活性被认为是通过它们对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1(TRPV1)的影响来调节的,TRPV1也被称为辣椒素受体,它是参与几种类型癫痫的发作和进展的一大类离子通道的成员。CBD和CBDV已显示出剂量依赖性地激活并随后使TRPV1以及TRPV2和TRPA1通道脱敏。这些离子通道的脱敏是一种潜在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这些分子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性降低,从而导致癫痫活动和癫痫发作。CBDV也被证明能抑制二酰甘油(DAG)脂肪酶-α的活性,后者是负责合成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酰甘油(2-AG)的主要酶。然而,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因为这种相互作用尚未被证明会影响CBDV的抗惊厥活性。GW Pharmaceuticals正在积极开发大麻二异黄素作为实验化合物GWP42006,因为它“在癫痫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治疗癫痫发作的能力,副作用比目前批准的抗癫痫药物要少得多”。不幸的是,截至2018年2月,GW Pharmaceuticals宣布,他们针对局灶性癫痫的CBDV 2a期安慰剂对照研究没有达到其主要终点。然而,他们将继续研究其在癫痫中的应用,并正在扩大研究范围,包括其在自闭症谱系障碍、雷特综合征和脆性X等疾病中的潜在应用。2017年10月,欧洲药品管理局指定CBDV为孤儿,用于治疗Rett综合征,2018年2月再次用于治疗脆性X综合征。
相关产品 |
棕色螺口试剂瓶,10mg/20mg/50mg/1g/10g标准包装,或根据客户要求分装。